保监会出台文件加强险企风险监控
光伏发电要送到最终的客户端,就牵扯到电力网络的布局。
随着第二代和第三代光伏技术的发展,薄膜电池不仅可以用在屋顶上,而且可以用在建筑物的各个表面上,这就大大拓展了光电和建筑结合的容量,在高层建筑比较多的城市,这一点尤其重要。从中国光伏产业诞生之日起,两头在外便成为它无法摆脱的困境。
而对分布式电站的大举推进,正使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越来越清晰。这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互联网?是的,这就是未来的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全球已经安装的光伏电站约有50%产自中国,但其中只有很少为中国所用。而这些电站可能在你的屋顶,也可能在你家的外墙或者防晒篷上,甚至有可能被你穿在身上。当中国光伏企业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发展壮大后,它们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在这场全球性的竞争中,世界工厂的宿命正离它越来越近。
中国光伏企业从来不缺少地方政府支持,但在当下以及更长远的未来,它最需要的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支持。想一下这样一种未来场景:每个人都拥有一座自己的光伏电站,并且这些电站通过线路联结成一个网络;你的电站所发的电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反之,如果你自己的电量不够,也可以购买他人的富余部分,甚至连价格也可以由你们自行协商。当然这个落实还有一个过程。
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很大的规模,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在中国的能源结构比例中还是比较小的。发生了很多不协调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发放问题,最近很多企业都拿不到补贴,根据现在的资料来看。第三个问题是我们质量问题,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的质量问题现在也值得我们注意了。最新的数据风力发电到今年6月底装机已经有8277万千瓦,这个是指已经上网发电的装机,如果按照吊装数据更多。
这个《配额制》也在讨论中,我知道的消息是把可再生能源分为四类,有一些好的资源区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0%,最差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也要占到4%。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
2015年除了水能以外的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2.5%,到2020年的时候最少翻一翻。不久前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已经承诺到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今后逐渐下降。我想今天我既讲取得的成绩,也讲我们存在的问题,希望大家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有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从刚刚提供的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总量目标的原则,这也是《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内容。
比如说发电,跟电网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而我们的电网过去都是强调大的电源,大的电网,输电配电都要求稳定,但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好相反,几乎对我们现代的电网是颠覆性的。首先就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按照法律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太阳能等等,目前中国的可再生发电装机总有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机总量的30%,这个规模是最大的。下面谈一下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计划,根据政府的意见,从2016年到2020年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20年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是100G瓦,生物质能发电要达到30G瓦,这些数字目前都没有定论,都还在讨论中。在政策上《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
规模确实很大,但是在能源结构比例中还不大,这就意味着今后我们需要走的道路还很长,同时市场的空间也非常大。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科技进步的问题,现在虽然规模是世界最大的,但是我们技术进步仍然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关键的设备,关键的材料上,我们还要依赖国际市场。
因此,我们在完成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时候特别要考虑的是总量的目标,因为它的背后一方面是财政的支撑,另外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电网的配合,发出电之后,电网要收购要消纳,所以还要和电网的建设相协调。光伏发电目前政府每一度电补助6毛钱。
光伏发电到2020年在用户侧不再给于补贴,也比较平价的上网。第一大是火电,第二大是水电,第三大是风力发电。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有可能将近1亿千瓦的装机,所以风力发电肯定能够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供热这方面太阳能的热水器,地热的采暖;供气就是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等,这些过去在统计能源消费总量的时候没有算进去,就因为这些不是商品,像太阳能热水器并没有按照热的计量进行出售,所以不在统计中,但是它的贡献非常大。一旦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就会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它的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速度。到今年仍然有140亿的补贴没有到手,其中国家五大电网公司下属的新能源公司拖欠达到60亿,其中有一个公司被拖欠41亿人民币。
光伏发电2015年要完成34G瓦,如果要按照现在的统计,到9月份已经有29G瓦,第四季度还能再增加四到五G瓦,所以光伏发电十二五计划也可以完成,而且有可能超额完成。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这是政府已经确定的目标。
2013年有162亿千瓦时风力发电被浪费掉了,到今年上半年仍然有91亿千瓦时的风力发电不能够收购。所以目标都完成的话,每一年的财政补贴就要达到1千亿人民币,而且连续20年。
我们现在的能源体系是建立在常规能源的基础上,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它是建立在常规能源或者化石能源的基础上来形成的能源体系,并没有做好接收可再生能源的准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随机性和波动性,它不是稳定性,有时候你需要它可能没有不需要它又非常多。
以下是文字实录:【孟宪淦】: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一些情况。也就是说《配额制》就要保证我们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收购和消纳。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再生能源实行的是一种规模指标的管理方式,十二五、十三五有规模,有目标,每一年有每一年的指标,把这些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市这样的管理模式。如果看一次消费能源消费比例更小了,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1889万千万时,折合成标准煤是不到6千万吨,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59%,也就是说可再生能源发电这块儿在整个社会能源消费比例不到1.6%,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光伏发电的差距更大,发电量虽然很大,但是我们2013年占的比例只有千分之1.6,平均起来德国的光伏发电能占到4.5%。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之后,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再往后进步会更快,希望我们一起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共同做出努力。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15%,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指水能、风能,这点我们和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比例差距比较大。
他称,根据政府的意见,从2016年到2020年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20年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是100G瓦,生物质能发电要达到30G瓦。政府有关部门对现在光伏组件也进行了检测,发现合格率只有78%左右。
目前正在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管理办法》:要求发电企业在发的电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网企业在收购的电费中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来自可再生能源;地方政府在能源消费中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来自可再生能源。补贴不能及时拿到就意味着他的投资没有收益,所以我们管理体制上还要加强统筹和协调,使我们政策要落实。由于我们没有建立起机制,所在前几年电网就出现了弃风和弃光的现象,风力发电的电发出来电网不收购。因为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世界第一,中国去年消费了37.6亿吨标准煤,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
十二五计划就要过去了,马上要制定十三五计划,到2015年风力发电100G瓦,发电量目标是1900亿千瓦时。2013年年底的时候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有3.17亿平方米,沼气一年生产176亿立方米,再加上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等,这块儿每年相当于提供5900多万吨标准煤,和刚刚说的发电几乎是一半一半。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2013年全世界装机大概是560G瓦,中国占110G瓦。此外他还表示,我国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指水能、风能)和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比例差距比较大。
这是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和现行能源体系融合的问题。但是这一半被忽略了,过去不给你进行统计,也不算你能源消费的总量,也不算你的贡献,十三五期间有消息表明要支持可再生能源其他的几种利用方式,如果要把这个算上去之后,我们的规模还要再翻一翻,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会越走越宽,它的规模越来越大。